一种马尾松木材防蓝变加工方法及工艺步骤
马尾松分布极广,北自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湖南(慈利县)、台湾,东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一般在长江下游海拔600-700m以下,中游约1200m以上,上游约1500m以下均有分布。是中国南部主要材用树种。经济价值高。树木在砍伐后,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养生处理,而是直接将整棵树材放置在潮湿的泥土地上,任风吹雨淋和微生物侵袭,可使木材内部环境发生化学变化,木材出现淡蓝色的现象。蓝变是指木材因含水率、碳水化合物(淀粉和单糖)等含量超量,使得可可球二孢菌在木材管胞或导管中大量繁殖,变色菌侵入木材内部,蓝变真菌菌丝分泌出着色物将胞壁染色,促使木材蓝变的现象。马尾松为浅色木材,更易遭受蓝变菌的侵害,虽然轻微的蓝变不会导致木材结构强度的损失,但蓝变的马尾松品质和价格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马尾松木材的销售量以及销售价格。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防蓝变试剂,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有机氯杀菌剂、8-羟基哇琳铜等,但普遍存在着试剂毒害大,成本高,防治时间短,环境污染大等问题。
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科研人员现推荐一项一种马尾松木材防蓝变加工方法及工艺步骤,该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针对马尾松木材易出现蓝变影响木材加工品质的问题,该技术提供了一种马尾松木材防蓝变的加工方法,将经过蒸汽热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进行防蓝变浸渍剂处理,该防蓝变浸渍剂环保性好,且可以回收循环使用,能够深层有效的除去表面以及内里的蓝变菌以及其它附属菌类,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不需要特殊保护即能够达到不变色腐败的效果;本发明采用的处理方式简单,所需的试剂用量少,作用效果久,能够防止蓝变菌的内部入侵,阻止了菌丝在木材内部的继续繁殖、发展,长期保持马尾松木材原本的品质,有效避免二次蓝变,同时解决了现有防蓝变处理方法中干干燥过度导致的木材开裂、变形等问题。该技术有效解决了马尾松木材的蓝变缺陷,对保持木材品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拓宽其在工艺品、家具等对木材外观要求严格的领域的应用,现将该一种马尾松木材防蓝变加工方法及工艺步骤及技术方案实施例介绍如下供研究交流参考:(271211 125209)
该项目由华炬新产品研究所技术咨询委员会多位专家根据目前国内该领域最新技术推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包括技术工艺、技术创新、技术配方、方法步骤及实例等方面的推荐,供同仁参考交流,鉴于技术配方的特殊性不接受退款,请根据需要斟酌后支付,谢谢。